1、2、3到臺灣, 臺灣有個日月潭! 日月潭是個美麗的內陸湖泊,流傳著許多神奇有趣的傳說。 其中有一則故事,充滿了漢人對原住民生活的想像。故事是這樣說的:
原本各司其職的太陽和月亮,在一陣天搖地動後,突然不見了!大地陷入黑暗之中,田裡的農作物也枯萎了,人們都無心工作,大尖哥和水社姊決定出發前往尋找失落的太陽和月亮……
一則美麗的臺灣地方傳說,開啟人們對日月潭的無限想像!
作者簡介
沙永玲
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畢業,曾任聯合報編輯,並榮獲中國文藝協會翻譯獎。現任天衛文化及小魯文化出版總監,編輯作品多獲肯定。近年來專注為小朋友精挑細選世界一流繪本。
繪者簡介
洪義男
一九四四年生於臺北市,筆名「石猴」。專職從事兒童圖畫書的插畫工作四十多年,個人充滿鄉土意識,是一位作品洋溢著臺灣風情的資深兒童圖書插畫家,也是資深的漫畫界前輩。曾榮獲二○○四年第四屆漫畫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導讀
關於日月潭這個地方傳說 沙永玲
《日月潭》是一則地方傳說,故事的真實性已不可考。有些專家學者說,這並不是邵族原汁原味的原住民民間故事;而根據編輯部的研究發現,故事的情節似乎與漢人的觀點比較接近,比如說,故事中龍的出現即屬於漢人思維。因此,我們最多只能說,這是一則漢人對遠古時代原住民在日月潭生活所想像出的故事。
許久以前,日月潭人跡罕至,當原住民追隨白鹿發現這塊豐美之地後,它是屬於邵族的,但隨著時光流變,如今日月潭早已成為國際知名的觀光景點,每個來到這兒的人都會為它的山光水色而神往,也都充滿了對這個迷人湖泊的美麗想像,每個人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創造出有關日月潭的故事。
每個地方的一朵花、一枝草、一棵樹、一塊大岩石都可以成為故事題材。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後,都可能成為雋永的地方傳說或民間故事。而不論是哪一種,都是民間文學的一部分。民間文學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並不是哪一個確定的個人創作,而是廣大社會中,不知名的、優秀的說故事人所發展出來的,在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過程中,反映了許多人的生活經驗,也是許多人發揮想像的成果。這也就是民間文學之所以吸引人之所在:除了有故事原型之外,還有更多更豐富的變體與不同民族的不同詮釋。
臺灣是一個移民社會,不同的族群在歷史的因緣際會下,陸續加入這塊土地,對同一個地方,也有各種不同的想像與理解。我們除了致力於保存原有各民族的民間文學之外,也可以去發掘與創造出新的民間文學。只要你對這塊土地有情感、有嚮往、有想像,誰都可以成為民間文學的創造者。不同時代對同一環境所創造的故事,正代表這個時代的民間風貌與價值觀,也因為如此,在社會學者及文化學者的眼中, 永遠是極具觀察價值的文化寶藏。
現在,《日月潭》以繪本面貌呈現在讀者的眼前,盼望除了讓大家更加體會臺灣之美與臺灣多元文化的豐富之外,每位讀者也能寫下自己對這塊美麗土地所想像的故事,讓臺灣的文化活水更為豐沛!
日月潭文化特色
日月潭位於臺灣南投縣中央,是臺灣最大的淡水湖泊,潭面以拉魯島為界,潭面東側的形狀像太陽,西側的形狀則像一彎弦月,所以被稱為「日月潭」。日月潭是高山湖泊,四周有層層山峰環繞著潭水,從清晨到白晝、黃昏到夜幕低垂,都能展現不同的迷人風貌。是臺灣極具知名度的觀光景點。
邵族文化也是日月潭的觀光特色之一。多居於日月潭的邵族,對日月潭還有另一種傳說:千百年前,一群邵族獵人追逐一頭罕見、可愛的白鹿,翻山越嶺之後,眼前出現一片優美湖光水色,就是日月潭。此後邵族舉族遷居此洞天福地,直到今日。日月潭的美麗風光,總是能引起人們的無限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