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代表性的童話創作獎──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
10位評審名家嚴選推荐.最好看的優質童話
「牧笛獎」的得獎作品,都是從上百件應徵作品中精選出來的。可以稱為兒童文學的精品,有兒童文學的趣味,也具有文學價值。出版得獎作品集,目的就是要使孩子們能跟這些好作品親近。
受到文學滋潤的幼小心靈,往往是那麼善良,那麼聰明,那麼可愛。──兒童文學作家 林良
〈什麼都有電影院〉
小b來到一間奇妙的電影院。在這裡,他能當主角,變出城堡、寶石鎧甲、搖滾樂隊、耶誕樹、星際迷宮……,然而,成為主角要付出的代價,是小b無法想像的!電影裡的雲團漸濃,怪獸開始失控……
平行時空、重重交疊的角色和慢慢解開的謎團,透過人物心理的細膩刻畫,閱讀時能真實感受主角的內心掙扎,也能體驗如同看電影般的感受。──嚴淑女(童書作家與插畫家協會臺灣分會會長)
〈糖、辛香料和美好的事物〉
黑帽鎮上新開了一家麵包店,每日麵包出爐時散漫的甜香,總讓居民們魂不守舍。有天,麵包店忽然歇業,當鎮民前去一探究竟,才發現店外的小黑板寫著:因食材不足,暫時歇業。誠徵美好的事物。
清麗的文字織紡著悠緩的下午茶時光,藉由來客的回憶,浮現在花茶中的影像,搬演奇幻破格的想像。從小場景中闢拓大格局,如歌如詩般餘韻深長。──游珮芸(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煙婆婆的收藏〉
一隻白鴿撲著翅膀落在土土腳下,頸上繫著玻璃瓶。瓶中捲著一張楓葉信:「你的爸爸今晚將會變成一縷煙。」在一次次拒絕土土的遊玩之約後,爸爸的身體漸漸透明。土土能成功幫助爸爸恢復原樣嗎?
豐富的想像力、令人莞爾的幽默感和濃郁的親情,少了俗世的煙火氣,卻敲擊了閱讀者的靈魂!──桂文亞(作家、資深兒童文學工作者)
〈扌‧工廠〉
每月一次的市集上,我踏進一間賣手套的店鋪。銷售員姐姐說,這雙手套有個強大的附加功能,要我好好看說明書……什麼,買手套還附說明書?上面說的「找麻煩」、「撿便宜」又是什麼意思?
整體故事完整、聚焦,是一篇「小奇幻」的佳作。在大量顛覆童話、環保議題與令人疲累的傳統題材中,作者巧用部首的聯想語詞創作,值得喝采。──林世仁(兒童文學作家)
〈起飛,大鳥〉
跟著奶奶,總能碰上各種不可思議的事。她帶著我去拜訪神祕的鳥太太,鳥太太的房子一下子出現一下子消失;她從澱裡舀了半瓢水給我,水立刻變成了橘子汁;一隻白鷺從蘆葦叢中騰空而起,變成了月亮……
文字輕盈若羽,飄逸飛揚,勾勒出令人羨慕不已的往昔祖孫互動。構思頗為空靈,虛虛實實,是一篇美妙冥想世界的探索。──張子樟(文學評論、前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那隻壁虎〉
我是一隻虎斑貓,平時主人坐在沙發椅看書,我就在旁邊的貓窩睡覺或打呼嚕。主人休息喝咖啡的時候,我喝牛奶。這樣平靜的生活,卻被那隻偷溜進屋的壁虎給打亂了!我要讓那隻壁虎知道,這裡可是我的地盤!
本篇作品以「散文童話」出線,不失為一種新意。活潑準確的文字敘述和細節描繪,極具靈動趣味。──桂文亞(作家、資深兒童文學工作者)
*適讀年齡:9歲以上
作者簡介
朱佳妮〈什麼都有電影院〉
武漢大學傳播學碩士,喜愛兒童文學相關的理論學習與創作。曾發表《原野奇談》、《紅果子銀行》、《上梅寨和下梅寨》等多篇童話作品。
感謝哈利波特等眾多「童年之神」,帶領我踏上流連忘返的「英雄之旅」。這些是我寫作這篇小說的源泉所在,在不久前的一天,它解凍了,給予我一個詮釋心流的機會。
鄭若珣〈糖、辛香料和美好的事物〉
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現為創作者。曾獲時報文學獎、沙城文學獎、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作品有《剪紙少女翩翩》。
生命是「異齡並存」的想法,紓解了我的一些疑問,期待未來能寫出成人與兒童都能享受的作品。
祖聰聰〈煙婆婆的收藏〉
編輯。曾獲香港新青年文學獎(童話組)。作品有幻想小說《貓耳女孩的魔法成長史》、電子短篇小說合集《游向南緯23度的魚》。
感謝童話,它讓小時候那個胡思亂想、敏感愛哭、眼睛明亮的孩子有了一個永不落幕的樂園。
陳昇群〈扌‧工廠〉
宜蘭來的二胡。有老弦的味道,有點傷勢但還撐得住,所以咿咿哦哦的聲音仍在。小學教職退休之後,很愜意,沒事的時候旅個行,看些書,有時就寫點東西,像是童話或小說。
能被聆聽到依然是神妙異常的感覺,我的調調一如以往,會永遠想像自己在初試啼聲。
賈為〈起飛,大鳥〉
出生在白洋澱邊。喜歡寫故事、講故事。曾獲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冰心新作獎、信誼圖書大賽佳作獎等。作品有《老輪胎》、《遇見一隻癩蛤蟆》等書。
重新發現家鄉,童話就紮下根來,開始享受寫作的自在和文字中的回歸。我要用童話鋪成路,一字一字回家,對奶奶和故鄉、也對自己說:「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
彭婉蕙〈那隻壁虎〉
中央大學中文所博士。曾當過作文老師、廣播節目主持人,目前則在大學兼課。有一間小小的個人工作室,安靜的做著與紙本、出版相關的手工活。
在育兒的過程中,與孩子一起愛上了繪本世界的廣袤自由。四十歲以後開始嘗試寫童話,發現轉換視角以不同的形象、感官重新觀察生活,竟是這麼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