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Catalog > Book
Check-outs :

世界的微笑 : 純真與感動的瞬間 = Smile of the world

  • Hit:215
  • Rating:0
  • Review:0
  • Trackback:0
  • Forward:0



  • Bookmark: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keepsite
  • Introduction
  • About Author
  • Collection(0)
  • Review(0)
  • Rating(0)

與文學大師白先勇合作超過10年,展現崑曲新美學的攝影師許培鴻,累積超過20年,跨越12國,精選近200張他與各國孩子的相遇故事。打開兒童內心的世界,需要時間,需要耐心,需要關懷,但當兒童世界的「純真」與攝影師的「誠心」相撞的剎那,一張張動人的影像故事,於焉誕生……這雙眼睛,記錄崑曲《牡丹亭》超過十年,柔美細膩全在眼裡;這雙手,捧持相機超過二十年,從正片、負片到數位設備,他始終用最真摯的態度捕捉瞬間;這雙腳,行經數百座大城小鎮,無論身處浪漫花都或災難現場,「我想尋找一種稀有的、令人悸動的力量。我雖不確知它們在哪,但我願意等待……」在攝影師許培鴻的鏡頭下,各國孩子的純真與生命力,盡收眼底。無論是走訪台灣屏東縣遇見天真的原住民孩子,或與荷蘭、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國,與歐洲孩子擦肩相遇的瞬間;或前往美國印第安自治區、蒙大拿牛仔節等重要慶典,捕捉孩子在奔放節慶中的逗趣表現;或是在經費拮据下承接紅十字會國際專案,為歷經南亞海嘯的印尼亞齊、斯里蘭卡記錄協力造屋的過程……各國孩童的世界,在許培鴻細膩敏銳的鏡頭下,帶你探訪屬於孩子一個眼神、一個笑容,以及一個背後或許你不曾接觸過的世界……許培鴻:「我想尋找一種稀有的、令人悸動的力量,我雖不確知它們在哪,但我願意等待。」在數位化的年代,凡事講求快與效率使人們漸漸失去一種耐性,但對攝影者而言,不能捨去觀察入微的心性。眼睛,是攝影者的雷達,除非雷達失靈,那麼感受到主體所傳達的訊息,便是一種發自內心自然而純潔的天性,這份觸動似乎只有在小孩的世界裡才能發現的到。孩子們天性所散發出的天真,行為上或許調皮、好動,或許好奇、靜思不語,這都是他們開始吸收與學習的開始,生活周邊所有元素的種種將影饗著他們,成為未來的他們。這份氣息所產生的純潔心性,便是我所想要捕捉的「童心」。2006年我來到印尼一間孤兒院,拜訪這群因為海嘯災難失去雙親的孩童們。在女生們的活動空間場合,一開始大家都顯得很拘束,我也是,尤其在伊斯蘭教的文化裡,總怕自己思考欠周而冒犯了她們……我決定用等待的誠意來與她們相處。就在這一刻,有位紅衣女孩以為我的目光已經轉移,她想偷看我,此時的好奇剎那,有了美麗眼神的駐留。~~引自《世界的微笑》第一、二章,童心&好奇許培鴻:充滿微笑的童顏,那股純真所展現「生命的力量」,正是現在這個社會所欠缺的元素。資歷漸長後,當我有機會紀錄社會上一些殘疾朋友的影像故事,從他們身上看見生命的韌性,或許在他們的童年沒有太多甜蜜的回憶,奮鬥,是他們一輩子的座右銘,相較於四肢健全的我,哪有什麼權利感慨與自嘆呢?後來,我拜訪南亞海嘯的受災區,潮溼與悶熱是我踏進斯里蘭卡土地的第一印象,接下來很怕看見什麼不該看的,我指的是死亡。然而,我卻遇見充滿陽光的歡顏,從小孩純真的氣息所展現「生命的力量」,正是現在生活在都會中的人們所欠缺的元素。~~引自《世界的微笑》第六章,甜蜜時光本書特色◎鏡頭下的各國孩子,風采各異的生活樣貌:從台灣屏東/美國印地安、蒙大拿/關島/牙買加/荷蘭/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泰國/印尼亞齊/斯里蘭卡/中國(甘肅、四川、青海藏族、桂林)/蒙古等,如電影般一一呈現眼前。◎鏡頭外的攝影師,最動人的自我反思:每張照片背後的故事,有歡樂、有憂傷、有遺憾、有盼望,攝影師透過一張張的影像,訴說人物攝影創作者對生命的體悟。◎裸背膠裝特殊裝幀,以高規格呈現精美照片:本書採特殊的裸背膠裝設計,可以將書完全平攤的無縫閱讀,增加讀者閱覽的流暢性。

與文學大師白先勇合作超過10年,展現崑曲新美學的攝影師許培鴻,累積超過20年,跨越12國,精選近200張他與各國孩子的相遇故事。打開兒童內心的世界,需要時間,需要耐心,需要關懷,但當兒童世界的「純真」與攝影師的「誠心」相撞的剎那,一張張動人的影像故事,於焉誕生……這雙眼睛,記錄崑曲《牡丹亭》超過十年,柔美細膩全在眼裡;這雙手,捧持相機超過二十年,從正片、負片到數位設備,他始終用最真摯的態度捕捉瞬間;這雙腳,行經數百座大城小鎮,無論身處浪漫花都或災難現場,「我想尋找一種稀有的、令人悸動的力量。我雖不確知它們在哪,但我願意等待……」在攝影師許培鴻的鏡頭下,各國孩子的純真與生命力,盡收眼底。無論是走訪台灣屏東縣遇見天真的原住民孩子,或與荷蘭、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國,與歐洲孩子擦肩相遇的瞬間;或前往美國印第安自治區、蒙大拿牛仔節等重要慶典,捕捉孩子在奔放節慶中的逗趣表現;或是在經費拮据下承接紅十字會國際專案,為歷經南亞海嘯的印尼亞齊、斯里蘭卡記錄協力造屋的過程……各國孩童的世界,在許培鴻細膩敏銳的鏡頭下,帶你探訪屬於孩子一個眼神、一個笑容,以及一個背後或許你不曾接觸過的世界……許培鴻:「我想尋找一種稀有的、令人悸動的力量,我雖不確知它們在哪,但我願意等待。」在數位化的年代,凡事講求快與效率使人們漸漸失去一種耐性,但對攝影者而言,不能捨去觀察入微的心性。眼睛,是攝影者的雷達,除非雷達失靈,那麼感受到主體所傳達的訊息,便是一種發自內心自然而純潔的天性,這份觸動似乎只有在小孩的世界裡才能發現的到。孩子們天性所散發出的天真,行為上或許調皮、好動,或許好奇、靜思不語,這都是他們開始吸收與學習的開始,生活周邊所有元素的種種將影饗著他們,成為未來的他們。這份氣息所產生的純潔心性,便是我所想要捕捉的「童心」。2006年我來到印尼一間孤兒院,拜訪這群因為海嘯災難失去雙親的孩童們。在女生們的活動空間場合,一開始大家都顯得很拘束,我也是,尤其在伊斯蘭教的文化裡,總怕自己思考欠周而冒犯了她們……我決定用等待的誠意來與她們相處。就在這一刻,有位紅衣女孩以為我的目光已經轉移,她想偷看我,此時的好奇剎那,有了美麗眼神的駐留。~~引自《世界的微笑》第一、二章,童心&好奇許培鴻:充滿微笑的童顏,那股純真所展現「生命的力量」,正是現在這個社會所欠缺的元素。資歷漸長後,當我有機會紀錄社會上一些殘疾朋友的影像故事,從他們身上看見生命的韌性,或許在他們的童年沒有太多甜蜜的回憶,奮鬥,是他們一輩子的座右銘,相較於四肢健全的我,哪有什麼權利感慨與自嘆呢?後來,我拜訪南亞海嘯的受災區,潮溼與悶熱是我踏進斯里蘭卡土地的第一印象,接下來很怕看見什麼不該看的,我指的是死亡。然而,我卻遇見充滿陽光的歡顏,從小孩純真的氣息所展現「生命的力量」,正是現在生活在都會中的人們所欠缺的元素。~~引自《世界的微笑》第六章,甜蜜時光本書特色◎鏡頭下的各國孩子,風采各異的生活樣貌:從台灣屏東/美國印地安、蒙大拿/關島/牙買加/荷蘭/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泰國/印尼亞齊/斯里蘭卡/中國(甘肅、四川、青海藏族、桂林)/蒙古等,如電影般一一呈現眼前。◎鏡頭外的攝影師,最動人的自我反思:每張照片背後的故事,有歡樂、有憂傷、有遺憾、有盼望,攝影師透過一張張的影像,訴說人物攝影創作者對生命的體悟。◎裸背膠裝特殊裝幀,以高規格呈現精美照片:本書採特殊的裸背膠裝設計,可以將書完全平攤的無縫閱讀,增加讀者閱覽的流暢性。 許培鴻知名攝影師。1965年生於臺北,為清朝時代第一位詠誦「基隆八景」的地方望族許桑梓後裔。自2003年開始,負責掌鏡文學家白先勇製作的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記》、《孽子》舞台劇的影像創作。2004~2011年間,記錄了上百場《牡丹亭》演出拍攝,創作龐大的珍貴影像,開創戲曲紀錄與策展形式,展現崑曲新美學的平面視覺藝術,也名列2009年12月出版的《台灣創意人物誌.肆──攝影家》之列。喜好古典音樂的許培鴻,曾參與國、內外諸多知名藝術工作者的人物攝影創作。除文學家白先勇、雕刻家朱銘外,歷年更拍攝過過許多音樂架大師肖像,進而跨入舞蹈、戲劇領域的人物創作攝影:知名音樂家傅聰、馬友友、卡娜娃、祖賓.梅塔,舞蹈界的羅曼菲、許芳宜,戲曲表演家魏海敏、王心心等,他都曾以鏡頭呈現劃出藝術大師在台前的專注神韻,與舞台幕後的生命厚度。喜好以最「克難」方式自助旅行的他,也帶著相機走過數百座大城小鎮,並與國際組織合作走訪災難現場,累積了許多旅遊與人道關懷作品。目前出版著作近20本,重要作品包括戲曲系列的《驚夢、尋夢、圓夢》、《牡丹亦白》、《迷影驚夢》;旅遊系列的《荷蘭詠嘆調》、《法國音樂瘋》、《張望180度的天空》;以及人道關懷系列的《勇者的畫像》、《生命在唱歌》、《愛在亞齊》,2014年最新攝影集《世界的微笑:純真與感動的瞬間》,則為累積20年的兒童人文關懷之作。【許培鴻歷年重要攝影展】2014 APR 世界的微笑 台北 台灣工銀教育基金會2013 MAY 牡丹亦白許培鴻作品展 廣州 方所文化2012 APR 迷影驚夢影像展 同里湖大飯店 達觀園2012 APR 童顏 台南文化中心第一藝廊2011 MAR 崑曲新美學 - 許培鴻的見證 臺灣大學典藏館2011 JUN 迷情、驚夢、新視界 台北華山藝文特區2011 NOV 姹紫嫣紅開遍 北京 國家大劇院2009 MAR 許培鴻與崑曲牡丹亭的相戀 香港城市大學2009 APR 玉簪記劇照展 台北兩廳院 藝文空間2009 DEC 美國蒙大拿攝影展 台北青柚藝文空間2007 APR 牡丹亦白攝影展 北京第三極書店2007 APR 牡丹亦白攝影展 北京大學百週年紀念講堂2006 MAY 牡丹亭劇照展 香港九龍聯合書店藝文空間2005 JAN 法國風情 台北2004 APR 牡丹亭首演劇照展 台北1012002 JUL 巴黎人文攝影展 台北麗晶 01_童心02_好奇03_節慶04_玩耍05_家人06_甜蜜時光07_期盼08_愛09_學習10_歸 【作者序】攝影,當下瞬間的挑戰。寫作,咀嚼記憶的品味。攝影是「思考Thinking」的過程紀錄,影像是「思想Thoughts」的過程結晶。旅行的路途上,我總是在觀察,在思索,一眨眼,世界便換了一個幕。每一幕都是精彩,它穿梭在兩種思考邏輯中進行著:一個是簡單的欣賞它,另一種則是專注地觀察它。當進入觀察的階段,看見的不是人事物的外貌,而是在行為當下,所散發的人性與精神。這世界有太多虛幻,美麗的影像太多合成,假假真真令人莫辨,濫用了人們的感動。於是,我想尋找一種稀有的、令人悸動的力量。當時,我雖不確知它們在哪,但我願意等待,等待這些感人的元素成為作品,分享我心目中真實的美麗世界。旅行亦流浪,靜思如自省旅行,是我發掘這個世界美的方式,經常伴隨著我的生活。旅途中總是充滿期待與想像,一種探險的精神但不冒險,迎接目的地的到來。在長途的飛行與搭車中,往往會有無盡的冥想,藉此也梳理腦海裡的靈感與思緒。有時,車窗外的風景猶如一幅印象般的油畫快速滑動而去,一幕幕伴隨著旅程直到一個新城市。踏下車站的第一步,心情忐忑又欣喜,第一眼吸引我的,常常是當地的居民,正在生活中的人們。走累了,偶爾在經過的教堂或寺廟短暫休憩,欣賞建築內的繪畫、雕刻等藝術品。宗教藝術總是闡述著生命歷程,它的美令人感動與讚嘆,陽光的射入有如神來之筆,成了這空間的靈魂,宛如與人們進行著對話。我被這個氣氛觸動,心也靜了下來,好一個潔淨的心靈寄托。生活在偏鄉的孩子們,雖然沒有3C的科技產品伴隨他們成長,但是我所感受到的是,他們的生活很單純,整個世界只有天與地,精神上是快樂的,因為「知足」。我們常說知足,才會常樂,但是它卻快成了都會中的奢侈品。作品中表達的,是歌頌,但也是警示:警示著一種即將逝去的社會核心價值。一個美麗代表著另一個醜惡的存在。我喜歡拍美麗的事物,並不代表這世界是絕對的美麗,或許她是也或許曾經是。旅途中與兒童們的相遇,我必需蹲下高大的身軀,將掛在臉上的面具卸下,與他們真心相處。我一點一滴的,拍下所感受的一切,二十多年來,作品一張一張的累積下來,每一張作品都是珍貴,因為我看見了故事。不知孩子們的畫面何時悄悄地吸引我的鏡頭,這無關乎貧窮與富貴,而是來自兒童世界的「真」與自己內心的「誠」。在蹲下的時刻,也帶領我進入反璞歸真、生命歸零的美好體驗。此後,我經常用一個「歸零」的心情來欣賞這個世界,取鏡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顰一笑。最後,用作品來檢視自己看見的世界,也檢視著我自己。

Must Login
Must Login
Must Login
Must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