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Catalog > Book
Check-outs :

成年孤兒

  • Hit:194
  • Rating:0
  • Review:0
  • Trackback:0
  • Forward:0



  • Bookmark: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keepsite
  • Introduction
  • About Author
  • Collection(0)
  • Review(0)
  • Rating(0)

◎口碑流傳經典!幫助成年孤兒找到歸屬的療癒之書!「悲傷/喪親之痛」(Grief & Bereavement)百大熱銷好書!◎蘇絢慧專文作序!洪仲清、郎祖筠、許皓宜、廖玉蕙、劉秀枝、駱以軍動容推薦!美國《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特別推薦!◎以喪親為主題的書籍不少,但大多限於童年經驗;唯有《成年孤兒》直視「成年喪親」議題,幫助我們,不再為此擔憂受怕或茫然無助。●資深心理學家李維醫師從親身經歷出發,以充滿包容、理解和關懷之筆,帶我們面對內心的所有未知、恐懼與不安,從心理出發,擴及人際情感、身體健康、財務現實,以充滿包容、理解和關懷之筆,指引我們,為終將到來的那一刻預先做好準備。而這將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最需要的,獨一無二的療癒之旅。●六天內失去父親,四年後失去母親──面對如此巨變,即使身為資深心理學家,李維醫師同樣經歷了無比失落與沉重哀傷,甚至一度無力從哀痛中脫離。經過一段長久的自我療癒之旅後,他將自己走過哀傷的所有體悟與方法,全部寫入了本書中。推薦序摘文:這本書讓我們可以更懂得尊重成年的失喪之痛,也更深入地了解這獨特的痛。這本書也是一份提醒,關於生命「難以躲避的失喪」。從哀傷歷程中,好好地告別所愛的雙親,正是宣告自己要以勇氣,獨自擔負自己生命責任的決定。而在哀傷轉化後,讓此生與雙親有關的種種親情記憶,成為我們內在,最不輕易消失的愛及領悟,陪伴我們繼續完成屬於自己的人生。──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作家)「從此,我再也不是誰的小孩了……」以理解和寬容,度過失親的悲傷與巨變。口碑流傳經典!幫助成年孤兒找到歸屬的療癒之書!蘇絢慧◎專文作序洪仲清、郎祖筠、許皓宜、廖玉蕙、劉秀枝、駱以軍◎動容推薦   當那一刻來臨,為什麼要堅強以對?為什麼不敢放聲哭泣?剝去成年的硬殼,我們只不過是沒有了爸爸、媽媽的……孤兒。直到父母過世,我們才真正成年。那是生命中最深沉難解的痛。在一切都處理好後,我們裝扮上大人的穩重與成熟,回到了日常軌道,彷彿一如往昔。然而,無止無盡的悲傷並未消失,只是深潛入心,趁著每一個毫無防備的空虛伺機而動。成年喪親,其實是極普遍的現象,那種失去歸屬的感覺,需要受重視、受疼惜,卻往往被社會避而不談,更被我們自己刻意視而不見。可是,如何為失親之痛找到出口,面對身邊關係的轉變,並重新定位自我,每一個人都必須學習:「失去了爸/媽,我要如何自處?悲傷,又能如何面對?不去想,它會自己消逝嗎?」「若有一天傷心不再,是否也表示我遺忘了他們?」「我也知道日子還是繼續要過,只是不曉得如何跨越眼前的這個大洞,而人生的路,就在那一方……」我們以為只要轉過身繼續前行,傷痕自會消失,但是不管走了多遠,終究無法逃避自己。當失落成真,唯有正視它、接納它、撫慰它,我們才能超越這份巨大的哀傷,完整拼回人生。那一聲最後的再見,是我們陪著自己,真正迎向成年的開始。

◎口碑流傳經典!幫助成年孤兒找到歸屬的療癒之書!「悲傷/喪親之痛」(Grief & Bereavement)百大熱銷好書!◎蘇絢慧專文作序!洪仲清、郎祖筠、許皓宜、廖玉蕙、劉秀枝、駱以軍動容推薦!美國《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特別推薦!◎以喪親為主題的書籍不少,但大多限於童年經驗;唯有《成年孤兒》直視「成年喪親」議題,幫助我們,不再為此擔憂受怕或茫然無助。●資深心理學家李維醫師從親身經歷出發,以充滿包容、理解和關懷之筆,帶我們面對內心的所有未知、恐懼與不安,從心理出發,擴及人際情感、身體健康、財務現實,以充滿包容、理解和關懷之筆,指引我們,為終將到來的那一刻預先做好準備。而這將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最需要的,獨一無二的療癒之旅。●六天內失去父親,四年後失去母親──面對如此巨變,即使身為資深心理學家,李維醫師同樣經歷了無比失落與沉重哀傷,甚至一度無力從哀痛中脫離。經過一段長久的自我療癒之旅後,他將自己走過哀傷的所有體悟與方法,全部寫入了本書中。推薦序摘文:這本書讓我們可以更懂得尊重成年的失喪之痛,也更深入地了解這獨特的痛。這本書也是一份提醒,關於生命「難以躲避的失喪」。從哀傷歷程中,好好地告別所愛的雙親,正是宣告自己要以勇氣,獨自擔負自己生命責任的決定。而在哀傷轉化後,讓此生與雙親有關的種種親情記憶,成為我們內在,最不輕易消失的愛及領悟,陪伴我們繼續完成屬於自己的人生。──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作家)「從此,我再也不是誰的小孩了……」以理解和寬容,度過失親的悲傷與巨變。口碑流傳經典!幫助成年孤兒找到歸屬的療癒之書!蘇絢慧◎專文作序洪仲清、郎祖筠、許皓宜、廖玉蕙、劉秀枝、駱以軍◎動容推薦   當那一刻來臨,為什麼要堅強以對?為什麼不敢放聲哭泣?剝去成年的硬殼,我們只不過是沒有了爸爸、媽媽的……孤兒。直到父母過世,我們才真正成年。那是生命中最深沉難解的痛。在一切都處理好後,我們裝扮上大人的穩重與成熟,回到了日常軌道,彷彿一如往昔。然而,無止無盡的悲傷並未消失,只是深潛入心,趁著每一個毫無防備的空虛伺機而動。成年喪親,其實是極普遍的現象,那種失去歸屬的感覺,需要受重視、受疼惜,卻往往被社會避而不談,更被我們自己刻意視而不見。可是,如何為失親之痛找到出口,面對身邊關係的轉變,並重新定位自我,每一個人都必須學習:「失去了爸/媽,我要如何自處?悲傷,又能如何面對?不去想,它會自己消逝嗎?」「若有一天傷心不再,是否也表示我遺忘了他們?」「我也知道日子還是繼續要過,只是不曉得如何跨越眼前的這個大洞,而人生的路,就在那一方……」我們以為只要轉過身繼續前行,傷痕自會消失,但是不管走了多遠,終究無法逃避自己。當失落成真,唯有正視它、接納它、撫慰它,我們才能超越這份巨大的哀傷,完整拼回人生。那一聲最後的再見,是我們陪著自己,真正迎向成年的開始。 【臨床心理專家】亞歷山大.李維醫師(Alexander Levy)美籍猶太醫生,從事臨床心理治療工作已逾四十年。然而,即使身為資深心理學家,面對父母相繼離世的巨變,李維醫師同樣經歷了無比失落與沉重哀傷,甚至一度無力從哀痛中脫離。期間,他遍尋指引,卻發現人們對於「成年喪親」竟是如此迴避。而當他親身走過了那一段自我療癒旅程,便決定寫下這本書,從心理出發,擴及人際情感、身體健康、財務現實,以充滿包容、理解和關懷之筆,指引我們,為終將到來的那一刻預先做好準備。本書出版至今經由口碑流傳,成為長銷書,撫慰著無以數計的讀者。透過這場獨一無二的療癒之旅,我們將能幫助自己和身邊親愛的家人、朋友,面對未知、恐懼與不安,不再逃避或擔憂,更不再茫然無助。李維醫師現與妻子定居於美國賓州的匹茲堡。譯者簡介:洪明月淡江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畢,現為自由譯者。 【推薦序】難以躲避的失喪/文◎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作家)台灣對於心理相關的專業人士總有一個迷思,覺得身為一個心理專業者,應該就是個完美強大的人,沒有情緒、沒有困惑,不需要調適,也不需要經歷任何「凡夫俗子」該經歷的生命困頓及調適歷程。這種將心理專業者「神格化」或「上師化」的誤解,給予心理專業者莫名的期待和想像,剝奪了心理專業者可以具有的人性及經驗真實生活的空間。若心理專業者內在的自我支持度不足,或是也想像自己為完美及強大的形象,那恐怕也將迷失,迴避了生命該有的真實體驗和歷程。沒有體驗和歷程,何來對人生的轉化和歷練?又何來對生命受苦的同理及涵納?在我認為,心理專業者是比任何其他人都更為誠實的人;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在歷程,誠實地坦承脆弱及有限,誠實地經驗真實情感的波動起伏。即使這些部分是外在世界尚無能力面對與理解的,但為了對人類的生活經驗有更深層探索與理解,心理專業者勇於去感受和經驗,也勇於去探索及發現。《成年孤兒》的作者是一位醫師,從事臨床心理治療已逾四十年。在親身喪失至親之後,處在哀痛中難以脫離,親自寫下了這本喪慟之書。即使是一名有豐富臨床診療經驗的醫師,也無可迴避地必須面對生命的悲、歡、離、合,也需要去體會生命裡那些痛徹心扉的生離和死別。關於喪親的體會,極其難受,對於一般人,任誰都想逃避或閃過。對於任何心理或具權威的專業者來說,只要躲進權威形象裡,或是讓一個智識說法合理化,我們就可以壓抑住那些感受,並且避免經歷。特別是成年的喪親者,更是被社會期待與要求成為一個堅強、冷靜、快速經歷失喪歷程的人,彷彿這種事和吃飯、睡覺一樣,不應該有什麼太多感覺或太長的反應。所以,成年的遭喪者,必須壓抑自己內在的真實感受,暗自哀悼。如果無法坦然接納自己哀悼的人,只能躲藏在黑暗角落裡,獨自舔傷,又痛惡自己的脆弱,加以無情地,如同外在人們的對待一樣,冷言冷語。這本書讓我們可以更懂得尊重成年的失喪之痛,也更深入地了解這獨特的痛。同時,我想這本書可以是一份提醒,關於生命「難以躲避的失喪」。不能否認的,如今的家庭,有越來越多獨生子女存在。許多孩子在沒有任何手足的情況,誕生在這世界。父母親成為他在世上,生活安頓的保障者,也成為內在情感的重要支持者。如果時序如預料中的進行,這名獨生子女將隨著生命歲月增長,逐步地、逐漸地,承受及經歷自己父母親的老邁及死亡。痛失雙親,成為在世的孤兒,將會是生命裡無可避免的經歷。對於核心的家庭結構而言,失去雙親,就猶如失去了此生最重要的安全堡壘。即使是成年人了,對生活的影響性及破壞性,可能像是推倒骨牌一樣,難以阻擋與終止。在我的心理諮商職涯中,也曾陪伴過痛失雙親的成人,他們的悲痛,往往不見得是親密伴侶、親人朋友、同事長官可以了解及容許的。我們的文化對於哀傷體驗,有太多堅硬而難以鬆動的批評看法及誤解,以致很困難理解失喪所引發的悲痛感受及反應。這不僅在個體調適失喪的哀悼過程,造成許多阻礙和傷害,對整體社會而言,友善容許哀傷歷程的環境(空間),也尚未有顯著改善。此本《成年孤兒》能讓我們對於成年失去雙親的哀傷,有更多寬厚的理解和接納,畢竟,失去雙親之後,「社會」將成為他最重要的支持者及接觸者。社會若能涵納及支持成年喪親者有哀傷權利經驗完成自己的哀悼,那麼,從哀傷歷程中,好好地告別所愛的雙親,正是宣告自己要以勇氣,獨自擔負自己生命責任的決定。而此生與雙親有關的種種親情記憶,不是成為自己已然孤立、無援、悲慘的「被拋棄」提醒,而是在哀傷轉化後,讓這些記憶,成為我們內在,最不輕易消失的愛及領悟,陪伴我們繼續完成屬於自己的人生。 推薦序──難以躲避的失喪 文◎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作家) 前言──生命是無盡的感謝 第一章 我不再是誰的小孩了 ──失親之後,陪自己走過悲傷旅程第二章 和自己同哀傷 ──回憶,是一切的開始第三章 我的身分到底是什麼? ──直到父母過世了,我們才會真正長大第四章 在熟悉的地方見到你 ──失去,帶來了深刻的連結第五章 為何是現在? ──愛與婚姻、朋友、家庭,變得不一樣了第六章 生命的那一方 ──父母,宛如我們心中的永恆第七章 來勢洶洶的哀傷風暴 ──我們愈想逃避,愈可能迷失方向第八章 學會在哀傷之海中泅泳 ──健康、休息,與一些小而簡單的技巧第九章 失去父母的這堂課 ──以愛與勇氣,跟失落的自己和好 我不再是誰的小孩了──失親之後,陪自己走過悲傷旅程〈回憶的所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我都會在父母的忌日當天,前往城鎮另一端的墓園悼念他們。一如以往,我跪在他們安息的墓碑旁,迎著周圍長出的小草和花朵。這片園地四周環繞著圍籬,不及一坪的空間裡,滋生了一些雜草和由鄰近樹木吹飄過來的落葉,還有一些待清理的泥塊。我徒手整理墓園,嗅聞泥土的芳香,感受著手指與膝蓋間的溼潤土地,不時聽到墓園外川流不息的車潮聲。放眼望去,山腰上盡是石頭墓碑。我並不是來這裡做園藝的,也不是來探視父母,因為他們已經不在這裡了。事實上,他們根本再也不存在於這世上的任何地方。也許正因如此,我才來到此處,因為這裡跟我一樣,沿襲著他們的姓名。這個地方,是我用來回憶的所在。我會在此坐上好一會兒,試著回想一些事情,特別是思考著成為一個「成年孤兒」的獨特經歷。〈父親〉父親過世那天,只有一段清晰的記憶深印在我腦海中,就像是一幅黑白快照。照片中的我站在我的車子旁邊,盯著離開醫院時,護士交給我的一只綠色塑膠袋,袋中裝著父親的遺物。我並沒有置身於照片中,我只是站在那裡,看著這一幕,沒有聲音,沒有氣味,沒有感覺,沒有理解。我的父親於一九八○年去世,享年八十二歲,當時,他剛動完新發現的惡性腸道阻塞手術。在父親診斷出症狀及死亡之間,只有六天的時間。我極盡努力,回想著身材瘦削、個性謹慎的父親,從行動徐緩而至意識不清、甚至昏睡到最後過世的整個過程,想要從這段急遽轉變中,理出一些頭緒。在他們將父親的遺體移走後不久,我在那瞬間變得異常空洞的病房中,詢問醫師:為何我那年邁又虛弱的父親需要承受這場手術?那位照顧了我們全家多年的醫師,緊緊地抓著我的手臂,竭盡誠摯地直視著我的眼睛,對我說:「我們必須替他動手術。你難道不知道若沒動手術,你的父親活不過一個禮拜?」我的確是不知道。我也不知道這段對話,預示了我往後即將踏入的超現實人生,由原來的雙親健在,最終變成一個也沒有。〈母親〉父親下葬那天,我不確定母親是否了解她的丈夫已經去世了。就在同一年的年初,她突然變得健忘,滿臉迷茫,到了父親過世時,她開始變得有些瘋癲。從墓園回到家後,我與母親坐在起居室裡,她甜甜地微笑著,四處張望,同時緩緩點著頭,彷彿在隨著一首只有她聽得到的歌曲打拍子,並且像在輕聲問著某個人:「他們布置得很漂亮,對不對?」那種感覺,就像是跟一個陌生人去參觀某個陌生的地方一樣。或許是試著把她喚回來,我逗她說:「媽,別這樣,您不會是要告訴我您的記憶又出了問題吧?」頓時她停止晃動,轉向了我。這是好幾個月以來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母親的眼神專注且清澈。她以我熟悉的那種濃濃俄國腔說:「沒錯,而且我很難過,但是我喜歡像那樣子。」她溫柔地笑著,眼眶盈滿淚水。接著她的頭又開始擺動,然後變成左右搖晃,漸漸地,眼神變得渙散枯澀,她又變成了一個陌生人。而這個陌生人,就是母親過去曾經害怕地說過的:「但願以後我不會變成那樣子。」當時,她也一直守著這個期望,維持自己的樣子,直到在那四年後,她的狀況變得愈來愈糟,整個人也變得極度脆弱而衰老,一直到一九八四年,也就是她生命的末期,她已經變成了自己口中的那種癲狂老人。安葬母親那天,墓地旁,熟悉的山邊小花、石頭和草地,再度被一個深深的長形洞穴所侵害,就像我的人生一樣再次崩裂。而我那已經歷過崩裂的人生,如今也只能帶著累累傷痕地繼續前行。墓穴旁有一堆泥土,覆以綠布,旁邊則有人替憑弔者排好了幾張摺疊椅。這些憑弔者中有我雙親的朋友們,當我走近時,老人家全都轉頭看著我,因為根據猶太傳統,身為兒子的我將代表宣讀紀念祈禱文。但我在家裡從來都沒看過這種傳統儀式,所以我唸不出任何祈禱文,當時又沒有長輩主事,我只能站在那裡尷尬地向後看,眼中噙淚,而雙親的朋友也就坐在那裡看著我。我閉上了雙眼。〈失落的成年孤兒〉在我們生命中,再也沒有什麼比得上我們生命初始的那一刻美好,也沒有什麼能像某件東西一樣久久留存在我們的生命裡。但是當你去試想那東西,它或許空缺了,只成了一個無法辦識的深洞。再試著想,它可能是你看到的第一張臉,也可能是你聽見的第一聲話語,以及在人生初始便讓你感到安心、帶給你正確指引的第一次溫柔撫觸。其實這一切,都是來自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父母就是恆長的。我開始思索「成年喪親」這個主題,然而,在閱讀了許多一般醫療及心理研究的內容後,我很意外地發現,相關資料竟然那麼少。身為心理學家,我接觸過許多成年孤兒,而他們訴說的盡是那份失落帶給生活的巨大改變。伴隨而來的是俗稱「令人意外地緊張」的情緒,這個單純的形容意味著:「我知道這種事情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沒什麼大不了,但對我來說,卻是非常大的打擊。」失去雙親是無法避免的事,每個人也都同意那的確是一種危機,卻很少有人針對這個領域來討論、著述與研究。在《悲傷:哀傷之餘》這本探討「失落」的作品中,作者凱瑟琳.桑德斯寫道:「一般人似乎沒耐性去面對成年喪親的哀傷,也很少有人去探究失喪的個人感受,甚至在一、兩週後便坦承自己的哀痛,就好像這種事情不需要太多或太長的時間反應一樣。成年孤兒必須壓抑自己的情緒,暗自哀悼。」桑德斯更提到,很少人會注意到「雙親過世」對在世的成年孤兒所造成的影響,因為大家認為這種現象是「宇宙自然規律的原動力」。對於這種視為自然規律的理所當然,而不像對喪偶或喪子(女)那樣進行全面探索,我始終感到不解。是否正如少數研究者所提出的疑問:我們太重視青少年了,老年人的生與死因而失去了社會價值?若果真如此,那麼,當我們失去老年長輩時表達出的哀傷,或許就不被認定有太大的社會意義,悲傷者獲得的安慰也相對較少。我們認為死亡是可懼的,並且避而不談。我們迴避提到「那件事」,不去提要為「那一刻」預先做準備,甚至從來都不談論,就算提到了,也絕不直接說出「那個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地圖〉我相信我們對死亡的看法,在近期的文化發展中有極明顯的改變。二十世紀初,死亡被視為是一種慣常的生命特徵。但是到了現代,我們盡可能地迴避「死亡」這件事。我們的經濟和政治哲學強調的是個體,我們珍惜自己與彼此,我們讚美生命,我們把機會當作珍寶。我們堅信人們有生存、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權利,就像過去一樣不受階級、種族、性別、宗教或國籍所束縛。我們拒絕這些束縛,並抗拒所有的束縛。我們歌頌生命,卻摒棄死亡。死亡終究會來,並帶走某個我們心愛的人──這個想法太令人震驚了!彷彿是對我們認知的那位浩瀚、強壯的宇宙之神,給了一記重擊。而當死亡初次降臨,理所當然地,帶走的是我們的父親或母親。父母離世,這段伴隨成年而來的生命歷程有其文化意涵,或許它的作用之一是先提供一張地圖,引領我們航向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然後再以這一小段特殊的「誤植」來誤導我們。地圖未能正確指出路上有個大轉彎,之後則是截然不同的地形,許多路標也變得不一樣了。也許這種誤植提升了某些社會的價值,並為其提供了支持,但是對我們並沒有幫助,因為一旦狀況真的發生時,它能產生的助益是如此有限。古地圖以龍、蛇為邊界來區分已知的地形,包括已開發的森林及河川,而廣大的未開發區域則充滿了可怕的危險,潛藏著未知。但是在我們的文化裡,並未提供這種以龍為邊界的地圖,來警告我們當越過了某個點之後,情況便會截然不同,所以每個人一旦面臨父母的大限之期,都會感到茫然失措。女兒的一名男同學告訴我,就一個小孩子來看,他認為大部分的大人在兩個禮拜內,可以從父母過世之中恢復過來。他有充分的理由這麼想,因為他上中學時觀察到,父親或母親離世的老師通常會請兩週的假,然後回到學校上課,就好像沒有什麼傷心事發生過一樣。他說他很擔心,因為他認為那種遭遇對他來說,一定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哭出來,竟是那麼難〉母親過世幾個月之後,我的生活似乎就回到了「正軌」:財務問題交給律師處理;父母親的朋友們,我們都通知了;那些「遺物」已分發出去;我和兩位姊妹也都恢復過來了。但是大約過了八個月,我的情緒突然變糟,一反之前的樂觀和愉悅,我變得憂鬱而退縮。我瘦了,精神無法集中,並且很容易慌亂。我覺得有點不安、焦慮,感到茫然。那不是針對某些事情,儘管我可以用「焦急」、「悲痛」、「憂鬱」和「喪氣」這些字眼來定義這種心情,卻無法想出某個理由或歸結於某個點。這種奇怪的感覺持續了一個月,於是,我去找我的醫師。我很擔心籠罩著我的這種無法專注的奇怪感覺,沒有任何明顯的原因,甚至沒有特定的現象能判斷是某一種病症。我是不是長腦瘤?或是糖尿病?我是不是快發瘋了?在醫院一樓等電梯時,我望著玻璃大門外的街道,天氣明亮而晴朗,透過這扇門,路上行人繽紛多彩的裝扮盡入眼簾。當電梯門開啟時「噹」了一聲,我只是稍稍瞥了一眼,某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立刻讓我喘不過氣來。我立刻便記起了這種感覺。我想起小時候在住家附近的超市找不到媽媽,及當時自動門不斷開合的情形,也想起葬禮那天,捧著她的骨灰到墓園的情景。三名瘦小的老太太慢慢走出電梯,在走廊上與我擦身而過,走進了陽光裡。望著她們,我眼中不禁泛起淚光。這是母親去世後,我第一次流淚。進了醫師的辦公室後,我開始描述幾個月來奇怪的心境轉變,以及其他方面的變化,同時,也開始仔細思考曾經發生過的事。醫師問我:「你覺得接下來會怎樣?」我不假思索地回應:「不會,不會怎樣了。我爸媽過世了,永遠不會再回來了。」直到那一刻,我才開始面對失去了父母的哀傷,也才有能力擁抱隨他們而去的那些珍貴片刻。

Must Login
Must Login
Must Login
Must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