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以中和華新街為主題的繪本✹
在尋找豌豆烤餅的路上,我找到了我自己。
獻給 緬甸街
還有 所有曾經困惑自己來自何方的你
我乘著太空梭轉學到緬甸街的小學讀書,一切都很不一樣......
我和同學穿的不一樣、講的話不一樣、毛的顏色也不一樣。
中午吃飯的時候,我拿出媽媽幫我準備的便當,裡面是我最愛的豌豆烤餅、薑黃香飯,還有涼拌茶葉!但班上同學卻靠過來一直問我這是什麼?怎麼聞起來好奇怪?跟他們平常吃的便當都不一樣。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真的什麼不知道。
正當我想偷偷把香味太濃的便當埋起來的時候,突然,有隻奶茶色貓咪衝上來把我最愛的豌豆烤餅叼走了,那隻貓到底是誰?他為什麼要吃了我的豌豆烤餅?
我有好多問題要找他問清楚......
✹ 書後並有創作後記,深入淺出地了解緬甸街的文化元素與內涵 ✹
本書特色
✪ 尊重與欣賞每個人的獨特之處
✪ 在探索自我認同的困惑中,找到重新肯定自己的自信
✪ 挖掘多元文化的豐富,是認識台灣東南亞文化的入門繪本
✪ 畫風溫暖可愛富有巧思,運用拼貼與插畫,融合台灣與中和華新街的文化特色
✪ 鏡面互動設計,可以從畫面反射中映照故事人物獨特的樣貌。
✪ 鼓勵孩子動手創作,運用鏡面反射看見自己的作品。
溫暖推薦
夏曉鵑(世新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
高雅寧(政大民族系副教授)
張蘊之(東南亞文化資產資深教師)
葉碧珠(教育廣播電台「幸福聯合國」主持人/ 緬甸語教師)
官安妮(1095,文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
劉千萍(教育部課審大會 學生委員/台越新二代)
鄒佳晶(HALO-HALO南洋餐館雜貨店長/ 台菲新二代)
王湘妤(Funkids 放小孩閱讀教育中心創辦人)
吳盈慧(台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秘書長)
推薦迴響
「我是誰?」是人人皆會遭遇的問題,只是有人輕拂而過,糊弄了自己的人生,有人卻視為終其一生的扣問,淬煉人生的哲理。作為移民,「我是誰」的問題往往來得猛烈,無以迴避,或許有些痛苦,但也因而在不斷追尋答案的旅程中揮灑出絢麗的畫作,創造出精彩的人生。《誰吃了我的碗豆烤餅?》不僅訴說了移民不斷回應「你是誰」質問的自我追尋故事,也邀請每位讀者思索「我是誰」的提問。 — 夏曉鵑(世新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
這是島內外移民相互激盪創作出的繪本,東南亞文化在巷弄裡、課室間,請用心去看、去聞、去體驗差異之美。 — 高雅寧(政大民族系副教授)
形形色色的「不一樣」,讓世界豐富而美麗,以獨特的自己為榮,也為台灣擁有美味的豌豆烤餅為傲 ! — 張蘊之(東南亞文化資產研究者)
因多元而美麗的台灣人們必讀!小貓在「與眾不同」中尋覓著認同,也帶讀者一起走入充滿困惑與失落的奇異迷宮,一開始迷失定位的焦慮,會隨著小貓的探險逐漸自在、舒緩,最終找到溫柔擁抱自己的力量。 — 劉千萍(教育部課審大會 學生委員/台越新二代)
很高興可以看到緬甸街團隊從刊物的領域,走到繪本的創作。小時候總希望自己跟別人一樣,吃一樣的早餐、玩一樣的遊戲,不要那麼的格格不入、與眾不同。長大以後,才知道其實每個人、每個族群都不一樣,不一樣的生活、不一樣的文化、不一樣的樣貌,成就獨一無二的自己。 — 鄒佳晶(HALO-HALO南洋餐館雜貨店長/ 台菲新二代)
當我們透過放大鏡看那些「不一樣」的人們啊,請大家放大自己的視野,同時練習縮小自己的「自以為」,願每一條街都是緬甸街,每一位小斯都能在寶島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美好。 — 官安妮(1095,文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
我們都害怕與眾不同,都想被接納被需要。事實上,每一個不同的「我」的存在,才能成就多元繽紛的世界。這是一本有著溫暖的筆觸,可愛富巧思的畫風,探討「我是誰」的繪本。非常推薦親子一同來閲讀! — 吳盈慧 (台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秘書長)
一段尋找自我的旅程,我們都渴望被接納,渴望融入團體。當我們忙著和大家一樣的時候,事情往往不如我們所願。當我們看見自己的獨特性,接受那個原來的自己,「不一樣」變得如此可愛,世界也展開雙臂迎接我們。願所有的人都喜歡自己的樣子,也喜歡與我們不一樣的他她它。 — 王湘妤 (Funkids 放小孩閱讀教育中心創辦人)
異鄉人就像外星人一樣,很容易被主流族群貼上怪異㦯神秘的標籤。這部作品透過可愛的貓星人視角,誏我們看到表面的差異,可以透過自我認同而成為迷人的特色。版面設計簡潔而有巧思,是很適合親子共讀的繪本。 — 阮金紅、蔡崇隆(紀錄片導演)
作者簡介
尤依筑
1994年生,新竹長大的台南人。成功大學中文系畢業,目前以寫字維生。
曾到過5500公尺的高山看日出,發現感動不是日出本身,而是下山後的一杯熱茶。
期許內心保持對世界的好奇,為每個人心中的孩子說更多的故事。
繪者簡介
蔡豫寧
插畫接案工作者,作品散見於書籍雜誌,課本和商業合作。喜愛留下不同筆觸與複合材質創作,將生活故事透過畫筆傳遞溫度。 渴望大自然和滿滿植物圍繞,喜歡腳下這片土地。
企劃者簡介
鳴個喇叭!緬甸街
「鳴個喇叭」是緬甸話「你好」的意思。華新街上這些跨境漂流移動的故事,還有街上迷人的南洋美食,承載著在地緬甸移民的習慣、鄉愁與日常。「鳴個喇叭!緬甸街」團隊想要紀錄的正是這個社區的共同記憶,和正慢慢改變中的華新街,從在地人的角度,用喇叭大聲跟大家介紹與探索屬於這條街的生活文化。